
2025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覽會 GULFOOD MANUFACTURING
爲期三天的GULFOOD MANUFACTURING展會落下帷幕,這場以“原料-加工-包裝-供應鏈-自動化”爲核心的全鏈路盛會,刷新了我對傳統設備展會的固有認知——它早已超越單純的產品陳列場,成爲全球食品製造產業的“全鏈對話窗口”與匯聚行業智慧的“趨勢洞察平臺”。沉浸式參與的這段經歷,讓我們在客戶聯結、專業服務與行業認知上均收穫了兼具實操性與戰略性的啓示。
此次參展讓弘觀深切體會到,展會的成效早在布展前就已奠定基礎。展位選址的戰略價值在現場得到直觀印證:我們提前鎖定核心通道的黃金位置,據現場統計,客流量較同區域晚定展位的企業高出近40%,這一佈局直接帶來了顯著的流量優勢,爲後續客戶接待築牢根基。而比位置更關鍵的是專業儲備,面對全球多元客戶羣體,“產品熟悉度”是構建信任的核心底氣。我們不僅系統梳理了產品參數、應用場景等基礎信息,更針對不同規模企業的痛點提煉核心優勢——如面向中小產能企業的“模塊化適配方案”、面向大型工廠的“能耗優化設計”,確保溝通時能精準命中客戶核心需求。
接待全球客戶的過程中,“區域化差異溝通策略”的重要性愈發凸顯。GULFOOD展買家涵蓋中東(52%)、亞洲(26%)等多個區域,不同市場的客戶畫像與合作邏輯差異顯著,唯有精準適配才能提升轉化效率。東南亞客戶更注重務實性,樂於主動分享現有產線的瓶頸與升級需求,此時若針對性展示產品的成本優勢與品質穩定性,同時結合當地原料特性給出適配建議,合作意向的推進效率顯著提升;而中東客戶秉持“先建立信任,再談商業合作”的邏輯,接待時我們會先主動交流當地食品產業政策、清真食品認證標準等話題建立共鳴,再自然銜接產品適配方案,這種“先共情再專業”的方式,有效消融了文化差異帶來的隔閡。
專業度的體現,更藏在接待的細節裏。此次我們打破了以往“守株待兔”式的被動接待模式,安排專人在展位周邊通道主動上前問候往來客商,通過“您是否在關注食品加工的自動化升級?”這類精準提問篩選高潛力客戶。客戶進入展位後,我們會先遞上礦泉水或咖啡緩解其奔波疲憊,交流中堅持“少推銷、多傾聽”的原則——以“您目前的產線在能耗控制上是否有困擾?”“您對包裝環節的效率有怎樣的預期?”等問題引導客戶表達,短時間內即可精準定位核心需求。這種“服務前置+需求導向”的接待方式,不僅使客戶現場體驗感顯著提升,更推動意向客戶轉化率較以往提升30%。
展會最核心的價值,在於爲我們提供了洞察行業趨勢的“全球視角”。與全球客商的深度交流中,“綠色低碳、節能高效”的趨勢信號尤爲清晰。沙特某大型食品廠採購負責人明確告知:“2026年起將全面採購節能型設備,不達標的供應商將被淘汰”,這讓我們真切意識到,“可持續生產”已不是宣傳冊上的行業口號,而是即將落地的硬性准入要求。展會間隙我們系統走訪了同行展位,德國企業的AI分揀系統、意大利全電生產線的減碳技術,以及他們“技術演示+場景化體驗”的展臺設計思路,既讓我們清晰看到了自身的技術短板,也爲後續產品升級與營銷創新提供了明確方向。
回望此次參展經歷,我們對展會的認知已然迭代升級:它早已不是“跑一趟、發傳單”的單一營銷行爲,而是“聯結全球資源、洞察行業趨勢、校準發展航向”的戰略節點。這場全鏈路的全球對話,不僅讓我們精準觸達了優質潛在合作伙伴,更讓我們在對標全球標杆中明晰了自身優勢與不足。結合展會收穫,後續我們將從產品研發(聚焦節能技術升級)、客戶服務(優化區域化溝通體系)、品牌營銷(強化場景化展示)三大維度推進落地,讓展會價值真正轉化爲發展動能。



